(撰文/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一般精神科 黃宗正主任)
73歲的陳太太獨居於桃園縣,自認為身體狀況很好,每天打太極拳,少有人際互動。沒想到四個月前跌倒後,造成大腿骨折,開刀後躺床三個月,之後就罹患嚴重憂鬱症,動作像木頭人一樣僵硬,面無表情、ㄧ心想死。
陳太太發病前,表面看起來很正常,但其實潛藏幾個危險因子,包括喪偶獨居、支持系統薄弱、骨折造成失能、失眠、疼痛等。老年憂鬱症的危險因子主要包括女性、過去有憂鬱症病史、最近有喪偶、失眠、內外科疾病造成的失能等;次要因素則包括社經階層較低、支持系統薄弱、認知功能不佳以及疼痛等。
引發老年憂鬱症的原因包括生理、心理、社會等因素。從生理方面而言,年輕或中年時有罹患過憂鬱症,老年階段會有更高的復發機會。晚發型憂鬱症指的是65歲後第一次罹患憂鬱症,常因其他腦部病變所造成。老年人通常同時罹患多種疾病,例如中風、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帕金森氏症、失智症等,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腦部結構及功能,因而產生憂鬱症。特別是血管性原因,這些腦部變化包括大腦萎縮、腦室擴大、腦深部白質變化。若這些變化影響到與憂鬱症相關的神經迴路,就可能發病,因此也稱為血管性憂鬱症。此外,疼痛、缺乏運動等生理因素也與老年憂鬱有關。身體的疼痛可能是憂鬱症的成因或結果,而缺乏運動與憂鬱症的關聯,目前尚未有確切的研究證明,不過規律的運動的確能改善憂鬱症的發生。心理與社會因素則包括如喪偶、獨居、經濟困難、支持系統薄弱等。生理、心理與社會因素會彼此交互作用,惡性循環,最終導致憂鬱症。
根據台灣過去的研究發現,社區老年憂鬱症的比例高達20%,也就是每五位老人就有一位有老年憂鬱症。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使老年憂鬱的問題更加嚴重,因為子女常不在身邊,而父母卻活得更老,這些長輩除了可能罹患多重生理疾病,心理上孤獨、喪偶、缺乏支持系統等危險因子也隨之提高。
老年人口逐年增加,讓年輕的老年人照顧較老的長者,是一種因應高齡化社會的方式,除了讓長者有更完善的照顧,也可以讓剛退休、身體機能還很正常的年輕長輩擁有服務的機會,從中找到自我價值感,避免老年憂鬱的發生。
本專欄由董氏基金會與信義公益基金會共同合作,內容由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提供,欲知更多資訊,請上http://www2.jtf.org.tw/elderly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