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最新消息相關文章【專欄】潛藏於言語中的老年憂鬱

【專欄】潛藏於言語中的老年憂鬱

 (撰文/樂群診所 范樂群院長)

  

  年紀大的人都會用身體不適表達心情不好,常會抱怨這裡痠那邊痛、沒有人陪、孩子不瞭解自己等方式表達負面情緒,特別是東方文化中,會比較壓抑個人情緒,所以老年人會有口難言,更不知如何表達鬱悶的心情。

 

  臨床上老年憂鬱症患者,有較多以非典型症狀表現,如:抱怨記憶變差,疲倦、全身無力、全身痠痛,腸胃不適、便秘、食慾不振等,常擔心自己得了某種重病及不治之症,尋求各科名醫門診看病檢查,結果都正常。最後才會轉介到身心科,被診斷出有憂鬱症的傾向。而非典型憂鬱症又可分成兩類別,第一種是以記憶力變差為主之憂鬱症,患者主要會抱怨記憶力衰退。忘記東西放在哪裡,也突然記不起朋友的名字,他們會擔心自己得了失智症,但實際上其智能是正常的,只是患者會因出現憂鬱情緒進而影響記憶力。第二種則是以身體症狀為主之憂鬱症,這類患者幾乎不會表現憂鬱症狀,但都有一些社會與心理的壓力,患者為了逃避壓力,轉以身體症狀為主訴。患者在初期時會希望喚起家屬的注意及關心,如果家屬不了解而懷疑患者裝病,反而會讓患者感到憤怒、發脾氣,造成家庭緊張氣氛。

 

  事實上,我們很容易從言語中感受到老年憂鬱的傾向。例如當老年人說出「活著沒有意思」、「年紀大老了沒有用」、「有病怎麼看都不會好」、「活著好苦、好孤單」、「生病都沒有人陪伴」等消極言語。當有這類言語出現時,家屬則須多留心,同時也要給予老年人更多的愛與關懷。若家屬忽視消極言語的症狀,有可能造成老年人自殺的情形,將老年人與年輕族群的自殺危險性進行比較,老人的自殺死意往往更堅定、計劃更周詳、方法的致死性較高、死前也較少發出求救的警訊。因此,當老年人出現憂鬱傾向時,家人所扮演的角色更非常重要,千萬不可輕忽!

 

  當發現家中老年人發現上述情況時,家屬除了協助老年人盡速就醫外,還需要透過傾聽與陪伴老年人,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。家屬不需要和他們講大道理,例如叫他們想開一點或堅強一點,只要讓老年人感受到有你在身邊陪伴,讓他們覺得有人能理解他們的心情,家屬只要安靜地傾聽、適度給予簡單的回應即可。最重要的是家屬要有同理心與耐心,不要評斷他們所說的話,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別被他們激怒。

 

  家屬該如何透過引導老年人的負面情緒,預防老年憂鬱症的發生呢?以下有幾個建議,包含鼓勵老年人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、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、培養適合自己的宗教信仰、多與人群接觸、擴大交友圈等都是很好的方式,若老年人有良好的支持系統,且上述活動有家人的陪伴與支持,對於老年人負面情緒的紓解,才能發揮到最佳效果!若老年人出現嚴重的憂鬱傾向,影響正常生活機能,還是需要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!

 

 

本專欄由董氏基金會與信義公益基金會共同合作,內容由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提供,欲知更多資訊,請上http://www2.jtf.org.tw/elderly/

 

 

您的身份是?

一般使用者

一般使用者

看老年憂鬱相關資訊

照顧者

照顧者

看照顧者的相關資訊

銀髮族

銀髮族

銀髮族該知道的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