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最新消息相關文章【他/她的故事】紓緩憂鬱,更要「放心」聊

【他/她的故事】紓緩憂鬱,更要「放心」聊

當兵,是每個男人共同的回憶,談起穿軍服的日子,故事總能源源不絕的被說下去,現年72歲的鍾聲爺爺也不例外…

1962年秋天,聯勇號的全艦官兵列隊於主甲板上,由登陸艦隊司令為鍾聲爺爺舉行任職艦長儀式,光榮與驕傲在目光中閃爍,那一刻,他背負起全艦裝備及人員的安全責任。擔任艦長的期間,先後因率艦拖救故障漁船、冒險靠泊花蓮港防波堤碼頭、協助打撈航道沈船而獲花蓮縣政府授予年度愛民模範金牌,又因諄諄教化艦上一位頑劣戰士而獲艦隊榮薦為年度績優艦長。原已考上大副及二管輪執照,卻因家庭與興趣使然,捨棄軍俸,投身考進剛開播的中國電視公司,從基層人員做起。在電視台服務期間,擔任過電影組副組長、製作組副組長等職位,而後轉職於廣播公司擔任主任。

 

憂鬱悄悄上門

當時,廣播正處全盛時期,忙碌的工作與生活中,身體悄悄出現微妙變化。起初他變得容易自責、對人生感到乏味,離開廣播界再度回到電視圈後,現象更加明顯。回到電視台擔任研究委員,工作較過往十多年的任何一項職務輕鬆,原以為可以因此調整身體狀況,沒想到反而出現厭食、失眠、情緒低落、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症狀,剛開始不以為意,以為喝杯茶就足以提神,卻只是讓自己更想逃避問題。因為曾在報紙上看到精神官能症與憂鬱症症狀,對憂鬱症有初步了解,於是主動就醫,希望可以改善病情…

 

相信專業是第一步,聊「憂鬱」能讓心情更開朗

就醫規律服藥三個月後,原以為自己已完全痊癒,又繼續投入工作中。因緣際會下被調任於董事會服務,因不善於協調的工作,情緒低落、失眠、厭食的症狀再度出現…鍾聲爺爺前後進出精神病房六次,在醫院的日子除了依照醫囑服藥,也跟著醫護人員安排的團體活動,與其他病友一同練早操、參加不同課程(看電影、唱歌、包水餃等),過程中認識一些好朋友。別於一般人對憂鬱症恐懼或嫌惡的印象,他始終相信醫師的協助,另因為宗教信仰,而有適當的紓壓管道。鍾聲爺爺提到,其實一開始他跟一般人一樣,不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罹患憂鬱症,當他再度回到職場後也不曾與主管或同事提及此事,但經過多次住院經驗及長期醫護人員的協助與關懷,讓症狀有所緩解,病情也在控制範圍中。為了讓大家更認識憂鬱症,他於2011年花費三周撰寫書籍,透過分享,不僅讓心情變好,身心症狀也逐漸好轉。

 

控制病情-規律作息、定時檢視情緒

現在的鍾聲爺爺每天維持規律生活作息,凌晨五、六點起床禱告,在家中或到戶外做簡單的運動、曬太陽,其餘時間則培養嗜好活動,例如聽音樂、看書、種花、寫日記,又因為是教會長老,需要主持教會大小事務、協助他人禱告。此外,遵循醫囑,定時回診、按時服藥,隨時關懷自己的情緒狀態,如果感覺自己情緒低落或不太對勁時,也會跟醫師說明,請其給予適時協助,讓自己的情緒盡可能保持在平穩狀態。

 

杜佳瑩 整理

 

您的身份是?

一般使用者

一般使用者

看老年憂鬱相關資訊

照顧者

照顧者

看照顧者的相關資訊

銀髮族

銀髮族

銀髮族該知道的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