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最新消息相關文章【專欄】老年跌一跤,心情落千丈

【專欄】老年跌一跤,心情落千丈

80歲的張奶奶,身高162公分,體重只有45公斤。患有糖尿病、骨質疏鬆、尿失禁及憂鬱症。平常不太運動,看起來相當的虛弱,長期使用的慢性藥物有7種,其中有3種會有頭暈、嗜睡的副作用。有天晚上起來上廁所,因為燈光昏暗,頭昏而跌了一跤,雖說已經有在服用骨鬆的藥物,奶奶還是跌斷了左髖骨,住院換了人工關節,目前復健治療中。奶奶跌倒後,因為害怕再次跌倒而不太敢走路,復健不是很順利,心情也變得差,每天都抱怨自己命不好…

根據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,約1/6的老年人過去一年曾跌倒,其中四成需要就醫。另有研究指出,跌倒後發生骨折的機率約為1%至5%,男性骨折後一年的死亡率達22%,女性則為15%;骨折一年後約四成無法獨立行走、六成需要別人照顧,超過三成需要住進護理之家,對家庭、經濟帶來很大的衝擊。因此很多老年人骨折後變得憂鬱,有些跌倒過的老年人因為害怕再度跌倒,以至於不敢外出,造成社會退縮。一般來說,跌倒的危險因子分為內在與外在兩大因子。內在因子指老年人自己的因素,例如:視力不佳、患有中風、帕金氏症、肌少症等。外在因子則包括藥物副作用、環境因素(地滑、光線不良)等。

如何讓跌倒後骨折的老年人加速恢復,重拾生活的樂趣呢?首先建議找一位老年專科醫師,進行全面性評估,針對跌倒的危險因子,制定個人化預防與治療計畫。除了改善家中環境(加強照明、廁所防滑墊等),家人也可以陪同長輩到醫院復健,若沒有時間陪同復健,可以趁有空的時間扶著長輩練習走路,待情況好一點後,可以看著他走,給予他信心。若長輩情緒狀態較低落或沮喪,建議家人可以依平常與長輩相處方式,給予適當鼓勵與支持。運動更是預防跌倒的有效方式,其中阻抗運動可以增加肌力及骨密度,太極可以改善平衡。近年也有研究發現,服用適量維生素D與鈣可能改善骨鬆,增加肌力,減少跌倒風險。另也提醒,若家中長輩跟張奶奶一樣服用多種藥物,需要注意其服藥狀況,切勿擅自停藥或改變藥劑。如有必要,家人可以陪同就診,由醫師與長輩/家人一起溝通,協助其有效的治療。

 (撰文/臺大醫院竹東分院 詹鼎正院長)

 

本專欄由董氏基金會與信義公益基金會共同合作,欲知道更多憂鬱防治相關資訊,請上http://www.etmh.org/index.aspx

 

爽報連結

http://sharpdaily.tw/

 

 

 

 

您的身份是?

一般使用者

一般使用者

看老年憂鬱相關資訊

照顧者

照顧者

看照顧者的相關資訊

銀髮族

銀髮族

銀髮族該知道的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