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老先生喪偶多年,生性樂觀的他,仍可維持充實的生活安排。但近兩個月,他常抱怨頭暈、胸悶、喘不過氣,要求家人帶他就醫,但每次檢查結果都正常,始終找不到病因。他像變了一個人,成天愁眉不展、唉聲嘆氣,覺得自己恐怕將不久於人世、還是死一死比較快活。常抱怨晚上睡不著,整天躺在床上,對於親友邀約都興趣缺缺,即使是疼愛的孫子女前來探望,也難展笑顏。經由醫師建議,轉診身心科,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,在家人持續的關心和陪伴下,王老先生的狀況逐漸好轉,重見久違的笑容。
台灣早已進入高齡化社會,重視身體照顧的同時,老年憂鬱症卻常被低估,可能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,增加老年人自殺風險。常有人說,「老人家能有什麼煩惱,他又不愁吃、不愁穿」,也有人認為「老人家本來就愛碎唸」,輕忽老年期的壓力。事實上,邁入老年期,不僅面臨生理老化與健康問題,也須面對退休後經濟收入減少、社會角色變化、空巢期的孤寂、親子或人際關係疏遠、親友病痛死亡、喪偶等失落,容易造成焦慮或調適困難。這時,家人的關心陪伴和早期發現是相當重要的。
有時與長輩的溝通,可能受限於其感官功能退化或其他因素,讓家人感到有心無力。以下提供一些陪伴與溝通原則:首先,溝通時降低環境噪音,說話音調平穩、語氣和緩,可稍微放慢速度,語句分段陳述,讓長輩有充裕時間理解訊息,並給予適度時間等待回應。其次,多接納傾聽,少直接爭執。當與長輩觀念或價值觀不同時,避免直接表現否定,以免傷其自尊。應多給予時間表達,同理他的感受,再漸進地溝通。當長輩重複嘮叨、碎唸,可能是因為健忘或源自內心不安,可試著針對擔心感受回應並接納其表現。當長輩有憂鬱狀況時,更需花時間傾聽,從中給予支持、接納其想法與感受,肯定他過去的付出及努力,進而認可他現有的價值,切忌太快給建議或批判,以免其感到被拒絕。許多長輩喜歡談論「當年」事蹟,我們應該給予支持及傾聽。利用懷舊方式讓老年人回溯過去生命歷程的成功經驗,可讓其生命價值獲得肯定。家庭聚會時,也可以透過共有的家庭經驗、傳統、生命事件等回憶做為話題,增進彼此聊天、關懷的機會。
以同理接納的態度,站在長輩的角度看待事件及調整溝通方式,以積極的傾聽回應其內在感受,有助於與長輩的相處。若長輩突然出現憂鬱症狀,或長期沉浸於某種失落中無法恢復,嚴重程度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,還是需要儘快就醫尋求協助。
(撰文/台北榮總精神部 葉真欣臨床心理師)
本專欄由董氏基金會與信義公益基金會共同合作,欲知道更多憂鬱防治相關資訊,請上http://www.etmh.org/index.aspx
爽報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