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最新消息相關文章【專欄】老年的綺麗風景-陪伴與關懷

【專欄】老年的綺麗風景-陪伴與關懷

79歲的吳爺爺早年喪偶,但是三個孩子都非常成才。老大拿到博士學位後,在美國矽谷成家立業;老二是個成功的開業醫生;女兒則是忙碌的老師。每年跟老同事聚餐時,大夥兒總是盛讚吳爺爺當年日夜加班,努力拉拔孩子長大直到退休,現在兒孫滿堂的幸福,也讓吳爺爺滿心驕傲。由於三個孩子都有各自的事業與家庭,除了每年難得的一、兩次家族聚會之外,大部分的時間,吳爺爺總是孤獨一人,連住院開刀都沒有家人陪伴,而是孩子出錢聘請看護陪他住在單人房,於是吳爺爺情緒越來越低落,終致憂鬱症。

 

人是社會的動物,對於已經功成身退、子女長大成人的長輩來說:家人的支持與陪伴更是重要。2015年美國老人醫學會(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)期刊曾有一篇研究,發現『家人或朋友面對面的溝通(陪伴與支持)越多,老年人發生憂鬱症的比例越低;面對面的溝通越少,則越容易憂鬱症』,而且『寫信與打電話,事實上並無法取代面對面的溝通(陪伴與支持)』。這個研究所驗證的事實『對於老年長者,家人或朋友面對面的陪伴與支持的重要性』雖然很簡單,但是許多人卻知易行難。事實上,長輩缺乏當面接觸與聆聽的對象,就會缺乏身體活動與動腦的動機,負面情緒長期累積,久而久之,自然容易引發身體疾病或憂鬱症。

 

有人說:「生命是路,朋友與家人是樹」。倘若路的兩邊都沒有樹木風景,走過這條路時,會讓人覺得無趣枯燥,而失去再走下去的動機。家人與朋友的『愛、關懷與陪伴』越多,則可以讓道路兩旁的樹木與景致更多采多姿,讓長輩更有衝勁走下去。當然,除了家人與朋友的主動陪伴之外,長輩也可以自己積極安排每天的戶外活動與建立人際關係,甚至豢養寵物,帶著出去透氣,自己讓生命之路的景色更美更豐富。

 

事實上,家人與朋友面對面的『愛、關懷與陪伴』,不只對於一般老年人,甚至對於老年憂鬱症與有任何身體疾病的老人而言,也有助於加強自己的自信與身心抵抗力;長輩的身心能夠保持最佳狀況,對於憂鬱症與任何身體疾病的病情,有良好的幫助與改善效果。

 

(撰文/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  謝明憲主治醫師 )

 

本專欄由董氏基金會與信義公益基金會共同合作,欲知道更多憂鬱防治相關資訊,請上http://www.etmh.org/index.aspx

爽報連結

http://sharpdaily.tw/

您的身份是?

一般使用者

一般使用者

看老年憂鬱相關資訊

照顧者

照顧者

看照顧者的相關資訊

銀髮族

銀髮族

銀髮族該知道的事